美國期貨專家經驗談---農產品市場中的季節性
郭鑒鏡 2001年12月24日 10:58
我喜歡談論的兩個交易題目是週期和季節。本文將著重探討一下農產品市場中的季節性。
我想強調的是,季節性或者週期本身並不能構成良好的投資體系。然而,它們應該作為重要的交易“工具”放置到你的“交易箱”中。
農產品市場中的季節性指的是每年同一時期供需狀況。對於農產品市場來說,由於收穫、種植、天氣和交通運輸情況的不同,會直接影響到市場供應。而消費需求、季節性消費和出口數量又會影響到需求市場。
活性動物期貨也具有季節性傾向。活豬和活牛的季節性表現在屠宰、市場銷售以及小豬生產期。
穀物同其他農產品相比,一般的趨勢是在收穫季節近期價格較遠期低。
以下是幾個農產品市場季節性表現的大致情況。(如果你對季節性想要有一個完整細緻的瞭解,可以閱讀有關方面的書籍。)
玉米:這個市場的季節性可以化分為三個時間週期:春末到仲夏,仲夏到收穫,以及收穫季節之後。玉米最明顯的特徵是仲夏到收穫期間價格走跌。由於舊有穀物和新收穀物不確定性的影響,7月份的穀物價格往往達到最高價格。即使在7月份中期之前價格開始跌落的年份,如果收穫前景看好,價格仍可持續走低。收穫增加市場貨物供應,一般會為價格增加壓力,價格往往會跌到一年中的最低水準。收穫之後,價格通常回升。不過,“二月跌盤”是穀物市場中常見的現象。每年二月份,穀物價格通常下跌。
大豆:每年7、8月份通常是大豆的熊市。7月份最後一周收盤價通常低於前一周的收盤價。8月份最後一周的收盤價通常低於7月份最後一周的收盤價。而且,1月份底大豆價格較12月底的要高。多數情況下,大豆也具有“二月跌盤”的特徵。豆粕和豆油的價格走勢同大豆一樣具有季節性特徵。
小麥:如果投資者能把握好小麥的季節性,在10-11月份收穫季節的低點建多,你會得到不小的收益。做空呢?從冬天到夏季的收穫季節是做空的好時機。小麥有兩個很強的季節傾向:其中之一就是冬末到收穫季節來臨之前的春季這一時期慣於下跌;另一個趨勢就是從收穫季節的低點到秋季或者冬初價格傾向於上漲。多數年景,小麥價格在1月份或者2月份經歷季節性疲弱走勢。
活牛和肉食牛:肉食牛價格的季節性取決於活牛價格的季節性,同時還有肉食牛每年的供應波動。通常來說,冬末到春季肉食牛價格強勁,夏天滑落,秋季在低位盤恒,12月份開始回升。活牛價格一般是在1月份-5月份走勢強勁,5月份價格達到巔峰,然後開始走下坡路,一直到年底。肉食牛價格也是在5月份達到峰值,在7月份價格回落。
活豬:每年3月份出現季節性市場銷售壓力,隨著供應的增加,這種壓力一直持續到整個4月份或者是其間的一部分。原因是8月份和9月份是母豬產仔旺季。3月份、4月份,一直到7、8月份,屠宰數量消退。這樣價格通常有望在3月份-5月份回升,從5月份到8月份又出現滑落。
可哥:相對于巴西TEMPORAO5月份或者6月份的收穫季節,每年可哥季節性低點出現在1月份,原因是這時候巴西布蘭卡可哥正值旺收時,而需求正是低迷期。需求在秋末冬初開始回升,這期間需求會刺激可哥價格。當需求達到頂峰時候,可哥價格也開始滑落。到1月份這一段時間,價格看跌。值得注意的是,可哥季節性性趨勢並不太明顯。
咖啡:巴西5月份到8月初容易出現霜凍。由於對霜凍的預期,1月份到6月份,價格趨於上升。但是這種季節性趨勢並不強烈,因為咖啡還可通過其他供應國家流入市場,如墨西哥。而且巴西潛在的霜凍也可以得到監控。其他季節性影響是冬天,美國咖啡消費趨旺。
棉花:棉花市場最大特徵就是針對到期合約的交割,顯示季節性的重量交易:12月、3月、5月、7月,10月份略小。11月份,市場價格從收穫季節低點之後開始回升,到了1月份,價格重歸跌勢。
柳丁汁:冰凍柳丁汁的季節性波動並不反應在南美12月-2月份冰凍期。季節性趨勢主要是由收穫、生產和需求引起。冰凍柳丁汁價格的季節性表現通常是11月-1月份下跌。不過,冰凍也不可完全忽視。
白糖:因為11月份是供應和需求的高峰期,價格往往在這一時期達到峰值。這時候,生產還沒有完全結束,歐洲的白糖還沒有上市。不過,北半球的需求在秋季達到頂峰。
我將商品季節性傾向列入自己“技術指標交易箱”中的次要位置。我確實順應季節傾向,但它們不是主要的交易工具。我在市場就季節性看到過許多宣傳報導。我仍記得一個夏季聽到一家經紀公司在廣播中報導:大意是說:“寒冬逼近,燃油需求將上升。現在買入燃油期貨,隨著需求的增加,獲利在望。“如果做期貨是如此簡單就好了!每個職業投資者和期貨經紀公司明白燃油需求在冬天會回升--他們甚至在夏天就把這個事實反應在無期合約價格中去了。這一點對於其他期貨品種的季節性而言也是一個道理。職業投資者和商業機構都明白市場中的季節性,從而相應地建立倉位。作為投機客,我們應該盡力去獲取一切市場訊息。季節性是我們在制定投資計畫時應該考慮的一個因素。
全部资料来源于Internet,版权归属原作者